焚燒再處理技術即對危險廢物處理過程及處理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再處理的一種技術,通過再處理可實現對危險廢物處理的全過程處理,并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焚燒再處理技術:焚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中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因此需要再處理,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1)廢氣的處理技術。加強外排廢氣中總塵量、CO、TOC、SO2、HCI、HF、NOx、Cd、Hg、二惡英/呋喃的監測、及時調控焚燒的溫度及煙氣停留時間,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治理上,可根據焚燒的處理量及排放的特征污染物,選擇采用旋風除塵器、袋式除塵器、靜電除塵器、濕法氣體處理法、干法氣體處理法處理廢氣。
(2)廢水的處理技術。廢水主要產生于工藝冷卻水,主要含有Hg、Cd、As、Cr、Cu、Ni、Zn等重金屬及難處理降解的穩定有機物(如二惡英/呋喃等)。因此,應加強廢水監測,根據廢水中污染物的種類及濃度,確定治理路線,一般采用物理化學方法,沉淀污水中的重金屬,再將含重金屬的污泥送到填埋場處理,其次,還可對廢水進行生化處理以達到排放標準。
(3)廢渣的處理技術。廢渣一般由飛灰及底灰組成,含有重金屬及難降解的有機化合物,是重要的潛在污染源。在治理技術方面,重金屬的回收價值不大,且治理成本很高,對重金屬可采用水泥固化或藥劑穩定化,使其成為穩定、不再移動的化合物,然后送至填埋場處理。